首页 > 内蒙快三有何规律

内蒙快三有何规律

原标题:该听谁的?一大波机构首席比拼个人秀,谁更靠谱要看这些标准

每逢年底,各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(下文简称“首席”)都会陆续发布年度策略观点。虽是常规操作,但基调却可能有“大喜大悲”之别,相差很大。

因此,困扰广大投资者的那个问题又来了:虽然都是“首席”说的,但哪个更有水平?

“知道拐点在哪”最有用

“有人批评首席只分析过去的数据,不能预测未来,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”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,衡量一位首席的水平主要看这么几点,一是有逻辑、有分析、有观点;二是能将观点装到投资者的脑子里,并变成行动;三是不一味悲观或乐观,“因为对投资者而言,最有用的是知道拐点在哪里。”

“当首席群体一致乐观或悲观时,这往往会诱发政策发生改变,而政策的改变则有可能就避免了(乐观或悲观预期会带来的)经济过热或衰退。”沈明高指出,预测当中有运气成分,也会存在“预期变化”因素。有经验的首席并不会高调说“我的预测最准”,而会把重点放在“我为什么这么预测”。“预测背后的分析框架、逻辑和证据,才真正体现出首席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” 

沈明高还指出,最终对投资结果负责的是投资者本人,他并不会只因为“首席”二字就轻信其观点。

“投资者通常会问‘你的观点与其他经济学家有什么不同?’”沈明高认为,首席的主要作用不在预测本身,而在于提醒投资者他们不曾关注的“可能性”,“首席观点并非为不同而不同,主要是,不同的观点有可能会是正确的观点,投资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可能性,特别是当市场一致悲观时。”

诺亚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认为,除了判断股市趋势外,首席的观点还有着资产配置的整体指导意义。“在过去很多年里,市场对资产配置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买股票还是买理财等狭窄层面。但资产配置的需求是相当多元化的,投资者(尤其是高净值群体)除了关心股票涨跌外,还关心财富传承、财商教育、财圈社交等多方面内容。这也是需要进行细致引导的。”

首席也能成网红

实际上,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,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兴起,外资投行开始在中国设立首席职位。圈内熟知的有,胡祖六担任高盛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、谢国忠担任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等。

随着国内券商投行崛起,本土机构走出了高善文和任泽平等一批实力首席。

2014年,任泽平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来正式“下海”,加入国泰君安证券。在此期间,任泽平喊出“5000点不是梦”开始名声大噪。任泽平此后转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,在2017年底则以1500万元的年薪加入恒大。

从2003年至今,高善文先后担任光大证券和安信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。在2004年-2011年间,高善文连续8次参加《新财富》分析师评选,并拿下5次第一的佳绩。虽然他在2011年底退出评选,但至今依然活跃在市场一线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,2016年以来还出现了夏春和杨德龙(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)等“喜闻乐见”风格的新锐首席。

与通过研报和高端论坛对外互动的券商首席不同,夏春和杨德龙走的是“粉丝”路线。他们的策略分析删繁就简,观点结论也通俗易懂,还会以直播和在喜马拉雅FM开课等方式,持续对市场进行价投理念教育。比如,夏春能通过对《行为金融学》的深入浅出讲解,指出“三根阳线就能改变股民信仰”的投资误区,杨德龙则通过讲解“炒股必须要懂的20个宏观经济指标”普及价值投资理念。通过高频的观点输出,杨德龙一度被称为“网红首席”和“小巴菲特”。

“(首席群体的兴起)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趋势。”某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复(化名)对记者表示,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财经焦点也逐渐从政策动态延伸到了市场动态领域;同时,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推进,加上即时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运用,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。因此,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管理者,都需要首席来提供专业建议,尤其是与市场波动联系比较密切的机构,如券商、银行、地产等领域。
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市场上的机构首席数量已超过60位。

在分野与融合中提升

经济学的主要作用在于“解释”与“预测”。但因对两者的偏重对各有不同,经济学门徒之间,实际上还存在着一道明显的“分野”。最为明显的,就是首席经济学家和学术经济学家之分。

在经典语境下,经济学家有着“经世济民”的普世情怀。但与纯学术研究的经济学者不同,“下海弄潮”并活跃于财经头条和市场一线的首席们,则显得更为入世和立体。

早在上世纪90年代胡祖六加入高盛时,他的哈佛校友、对学术执着的经济学家邹恒甫就批评:“胡祖六不搞学术进投行,是对经济学的背叛。”同时,近期某高校的经济学教授也对记者直言:“不熟悉这个(首席)群体,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。”

夏春表示,经济学者大多研究“过往”经济问题,如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等。这类研究有着严谨的学术范式,并强调数学模型和严格的因果关系。相反,首席是机构的对外发言人,通过观点输出进行市场沟通,他们的研究问题更多是“前瞻”性的,如央行降息会否利好股市等。

沈明高则指出,首席的初衷是帮助客户理解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向,其关注的是政策动态与经济理论的现实应用。“他们基于经济学原理和方法,用经济模型分析历史数据并找出规律,用以判断未来趋势。”沈明高认为,首席也是经济学家的一部分。

夏春也认为,首席观点的理论依据,应以学术成果为基础。并且,首席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,应是已被证明有效、有基本定论的学术成果。“能基于有效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把握市场动态,是首席应具备的核心能力。”

实际上,作为两者的有机结合,国内早在2008年成立了“中国金融40人论坛”。该论坛的核心成员是40位40岁上下的经济研究人士,分布于政府、企业和高校等领域。比如,该论坛的学术委员中,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、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、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等人。

正是在这样的分野与融合中,首席们的策略逐渐形成了重要的“观点市场”。

“如果具备好的宏观分析功底,首席的策略对投资会起到有效作用。”南方某高校的经济学副教授李辉(化名)对记者表示,从国外情况来看,机构首席输出不同观点会让市场信息处于一种充分竞争状态,这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有效性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外部治理。“在国内,首席观点的整体区分度已有所体现,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也还是很大的。”

编辑:李若愚 王朱莹

copyright © 2010-2019,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!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