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赢吉林快三全能

2019-07-25 18:10:34

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发自深圳

历时259天,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,科创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概念走向落地。

7月5日,上交所正式宣布,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的条件已基本具备,时机已经成熟,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的上市仪式。这距离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,刚好是8个月的时间。

新的游戏规则下,科创板闯过制度建设的各道难关,相关政策和配套细则相继落地,涉及上市标准、定价机制、配售机制、涨跌幅限制、信息披露、退市监管等方面,逐渐构筑起一套全新的“科创板+注册制”规则体系。

另一边厢,各路企业纷纷抢滩申报科创板,截至目前,共计148家企业提交申请,涵盖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、节能环保六大领域,其中31家已通过上交所受理、问询、上市委审核,25家通过证监会注册,成为科创板首批公司,并迅速完成市场化定价,开启扎堆申购。

这也是时隔7年,国内IPO市场再度尝试市场化定价,打破了以往核准制下“市盈率不过23倍”的限制,高市盈率、高股价、高募集资金额“三高”和“超募”现象再现并引发市场热议。在业内看来,科创板初期并不排除可能出现暴涨暴跌、风险高等情况,而市场化改革之下,市场的问题应由市场解决,这一切尚待市场检验。

“最关键还是要看上市以后的市场表现,是否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、高质量的市场,更艰巨的任务在后面。”上交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科创板及注册制的推进,还将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。科创板被视为注册制的试验田,未来如何确保科创板的供需平衡和流动性?如何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相关配套制度?监管层又如何平衡好注册制与把握上市公司质量?考验依旧在前方。

“希望各方对科创板多一份理解和包容,保持热情和理性冷静,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,共同遵循资本市场的规律,共同建设好科创板。”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在科创板开板仪式上如是表示。

  定价掣肘

随着科创板鸣锣开市在即,首批上市公司的市场化定价也迎来大考。

回溯我国新股定价制度,历经多次变动,始终围绕着市场化询价和监管控制左右摇摆。

2009年6月,为配合创业板推出,证监会曾阶段性尝试过IPO市场化定价,不过带来了“三高”和“超募”效应,“破发潮”接踵而至。2012年暂停IPO、2014年重启IPO之后,监管层选择借助行政之手,证监会开始实施窗口指导,限定IPO发行的23倍市盈率红线,并一直沿用至今,导致市场机制发生扭曲。

以科创板为契机,监管层意图重新构建IPO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。简而言之,在询价过程中,先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出卖价参考,询价对象提出买家回应,最终确定发行价格。这既考验着机构投资者的水平,更考验监管层的定力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科创板在询价、配售和交易三大环节对IPO定价进行约束。在询价环节,询价对象向机构倾斜及定价受询价“4数”限制;在配售环节,网下比例提升并引入战略配售与绿鞋机制;在交易环节,允许融券做空并取消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。

7月10日,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发行价落定,平均市盈率超过49倍,21家高于行业估值;共募资370亿元,其中共有21家超募。

在业内看来,市场化定价机制下,“三高”和“超募”实际上是个伪命题。前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王骥跃认为,科创板改革理念是市场化、法治化,价格形成是市场化的重要体现,只要是市场机制形成的价格、只要遵守了相关规则要求,这个价格就是合理的;至于这个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,应该也由市场来检验和判断。

“破发潮是市场化的必经之路,不经历新股破发潮,是不可能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目标的,不能一哭就哄一跌就怕。”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科创板发行市盈率出现破百,考验监管定力的时候到了。

胡汝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定价是科创板目前面临的难点、短板和痛点所在。科创板最终的改革是要超越现有的主板、中小板和创业板,实现从0到1的过程,这是很难的。而借鉴已有上市公司的定价就是短板所在,加上增量改革处于初期,出现“三高”和“超募”现象的背后,则是供求不均衡。

王骥跃也认为,市场化定价会出现当前的结果,主要原因是投资者预期较为乐观,以及初期新股供不应求。

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,新股申购倍数动辄上千倍。时代周报记者发现,天宜上佳、中微公司、福光股份等公司的网上有效申购倍数均超2000倍。

截至7月14日晚间,25家科创板首批公司网上申购中签率全部出炉,平均每家网上申购有效户数约为304.032万户,中签率平均值为0.05916%。

一家参与科创板新股申购的私募基金相关负责人陈益(化名)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粗略来看,科创板的公司质地、估值情况都较为一般,实际上不具备像主板打新那样具有很确定的高预期收益率,而科创板作为未来几年国家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战略抓手,初期上市的新股可能会因为一定的稀缺性和新鲜感而带来溢价,打新有一定的收益。

“随着发行数量的累积增多,供需关系逆转,市场情绪趋于理性,靠后的新股上市后实际上面临明显的破发风险。”陈益认为,既然是注册制,那么即使出现破发也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,短期的投机炒作和长期的投资价值实际并不矛盾,都是市场的组成部分,因此科创板早期会出现一定的投机热潮,而后可能出现新股破发和泡沫破裂期,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。

在申购火热之下,也有部分投资者选择观望。北京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原本也计划参与科创板打新,不过考虑到打新的收益率具有不确定性,就没有再参与其中。

张可兴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从A股市场近3年的表现来看,仅有10%—20%蓝筹股的股价持续上涨,换而言之,只有真正有业绩支撑的股票,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,总而言之,科创板“破发”的概率是存在的,而且还不小,需要谨慎对待。

事实上,在宣布科创板开板的6月13日,易会满也曾表示,在实行市场化定价后,与现有IPO的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,企业高估值发行的现象可能会增多;开板初期供求不平衡,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,不排除有炒作和涨跌幅较大的情形;科创企业由于具有迭代快、不确定性高等特点,需要投资者理性研判,更加关注信息披露等。

试验注册制

在重启IPO市场化定价的背后,正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一场试验。

作为增量改革的重要板块,科创板自诞生以来便与注册制绑定在一起,并肩负着重要使命。易会满表示:“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两项重要使命,一是支持有发展潜力、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;二是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,并及时总结评估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”

试点注册制下,市场和监管生态面临重塑。发行上市的审核权由证监会转移至上交所,而证监会则负责发行注册。

“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速度最快、实践质量最高的一次制度改革和创新,带来了资本市场的新气象,从审核角度来讲,让科创板真正变成一个专业的阳光板和透明板,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寻租的空间。”胡汝银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。

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如何平衡好注册制与把握上市公司质量,是科创板面临的一大挑战。

此前,市场曾对相关申报科创板企业的信息披露和真实性提出质疑。6月19日,有自媒体发布文章称,华兴源创将收入占比只有0.2%的半导体描述成公司主营业务,“涉嫌严重欺骗”。同时,也有媒体发布调查报道称,安翰科技涉嫌过度包装、欺诈发行。

对于安翰科技的质疑,上交所则表示,已关注到该质疑性报道,将督促发行人及保荐机构以审核问询回复、专项核查等方式回应媒体关切。“注册制下的科创板,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包括证据充分、材料扎实、言之有理的社会监督。”

7月8日晚间,木瓜移动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,成为科创板终止审核第一股。从上交所两轮问询的重点来看,公司在核心技术先进性、业务模式、持续经营能力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四大疑点。上交所表示,撤回发行上市申请,是申报企业的自主判断和正常行为,但信息披露文件应当真实、准确、完整的法律责任并不因为终止审核而减免。

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真实性是监管必须要守住的红线,但是不可避免会有漏网之鱼,严防死守只会伤及无辜,需要加大事后惩戒力度,而不能全指望严防死守。

回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这8个多月的历程,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从审核到发行,证监会很少行政干涉,几乎没有窗口指导。但在注册环节还是有些意外,证监会和上交所的审核对接看上去不那么顺畅。目前市场对发行环节也有不同声音,未来上市环节可能也会有些压力。

“当前关于科创板、注册制存在一些争议,但这并不妨碍科创板、注册制的顺利推行。注册制并非是单兵突进的制度,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,这样注册制只有在完善的配置制度下运行,其内涵和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。”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。

潘向东认为,目前我国注册制才处于起步阶段,快速发行上市之后,科创板的流动性问题、退市机制、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制度、转板制度等仍待进一步完善,同时需要加强媒体监督,明确中介机构职责;优化投资者结构,推动科创板理性投资等。

胡汝银则希望,监管层今后不要对科创板的发行节奏、发行过程进行窗口指导,真正贯彻科创板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逻辑,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。

“改革不可能立刻见效,需要时间来验证。”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说,最大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坚定改革方向,不要被一时的市场行为冲击,又走回头路。

来源:赛车前五定位胆计划

上一篇:湖北快三计划表 下一篇:北京赛车人工计划网页qq